临泉县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成功治疗一例复杂缺血性脑卒中患者
发布日期:2022-11-09 浏览次数:4169
近日,一名40岁男性患者,近两年频发头昏不适,一月前因急性脑卒中发病(右侧肢体无力伴言语不能)来到县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就诊。
一月前内科颅脑MRI提示:颅内多发腔隙性梗塞。左侧基底节区梗塞急性期。
脑血管造影提示:双侧大脑中动脉起始段闭塞,右侧后交通支开发,后循环部分向右脑代偿供血。
科室主任、主任医师刘金龙带领科室医生详细阅片及询问病史,考虑本次卒中发病原因基本与影像学资料相符,如不进一步处理,估计后期患者颅内缺血情况会进一步加重,梗塞频率会逐渐增多及加重,遂收住神经外科。
入科后行颅脑MRI及CTP检查,提示:双侧基底节区多发腔梗,左侧颞叶,侧脑室旁及右侧小脑、额叶局部低灌注。
相关影像学资料支持此病例诊断及病情评估。患者持续药物治疗无法根本解除病因,因颅内大动脉完全闭塞,介入开通存在困难。现改善患者颅内缺血的唯一治疗方案就是行颅内外血运重建术,即:直接颞浅动脉—大脑中动脉血管吻合+间接颞肌贴敷、硬脑膜翻转 ,并与上级医院专家线上沟通得到认可。
术后患者无言语及肢体活动等神经功能障碍,术后第二天拔出皮瓣下引流管,下床活动。患者自诉术后较术前感觉头脑更加清晰,头痛头晕消失。
脑卒中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,起病急、迅速出现局限性或弥漫性脑功能缺失的脑血管病。具有高患病率、高致残率和高死亡率的特点。因此,充分认识脑卒中的严重性,提高脑卒中的治疗和预防水平,尤其重要。脑卒中患者中缺血性疾病约占75%,出血性疾病占25%,大部分出血性疾病可以得到有效外科手术干预,但缺血性疾病外科干预明显不足。需要我们进一步加强对缺血性疾病的外科筛查和治疗。
临泉县人民医院从2019年开展颅内外血运重建术至今,已成功完成30余例颅内外血管搭桥手术,以及颈动脉内膜剥脱术,病人后期随访,脑缺血症状明显改善,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改善和提高,神经外科对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外科干预技术已基本成熟,后期仍将继续努力,为卒中中心得建设添砖加瓦。
(文/图 神经外科 王云龙)